以愛為(wei) 旗,堅定腳步

發布時間:2020-04-11     作者:石一博     來源:未知    分享到:
       前一個月讀完了《深入非洲三萬裏——李文斯頓傳》。這是一本不同尋常的傳記作品,也是一份動容的生命記錄。李文斯頓將自己的一生,獻給非洲,凡事都持守愛心,堅定腳步,他的生命結出美善的果子,同時也將愛和盼望帶給每寸所踏非洲之地。
       讀到前言,講述了作者寫書的過程。從他立意開始,到竭力四處留心搜集相關李文斯頓的材料和信息,到他經曆了美國圖書館大量相關資料的欣喜和激動,再到遇上大風暴雨襲擊,全家急救手稿之後的感恩。當讀到這些內容之後,我看到作為一名作者,他內心堅定於自己的使命和責任——忠誠事實,盡力全麵完整地還原真相。所以,他為此付出極多的努力,付上極大代價,珍視每一份有價值的資料。我們要向這位作者學習,在我們的日常學習、工作中,要付上熱情與努力,盼望於未知的,也感恩於所擁有的,竭盡心力去完成交付我們的工作。
       李文斯頓年輕的時候,就走出去,去到他曾一無所知的非洲,隻為去關顧那裏的人。他出生在一個本身物質匱乏的家庭,但他從未停止學習,讀醫學也參加學者助理,結交誌同道合的好友,謙卑地在知識和信仰上全力預備。後來,在他非洲的冒險旅途和服侍中,他所學習的東西派上很大用處。他幫助非洲人醫病,也籌辦學校去做教導的工作。讓人想起“萬事互相效力”,我們需要在事情還未開始前,“我們的靈要以知識為美”,提前預備自己的心,積累知識和能力,相信沒有任何付出會成徒勞,終有一切儲備在不經意間,產生巨大果效的時候。因此,不可停止學習,要持續成長,隨時做好各樣的準備。
       李文斯頓在人類曆史上是偉大的。他的生命成為許多非洲部落人民的祝福,也成為全世界人的精神鼓舞。就他學習的專業醫學而言,他是進入非洲大陸的第一位醫生,他實在是做了一名天使的工作,醫治和幫扶了太多身體痛苦的人們,也為他們普及生活衛生常識;遇到的每個病患中的非洲人民,他都秉著“愛人如己”的心,救治生命直到他生命的終了。就他勘察的地理足跡而言,他的確是畫出非洲內陸河川、山脈的第一人,他填補了非洲地圖的空白;發現讚比西河、維多利亞瀑布,考察和記錄了尼亞薩湖等眾多湖泊地形情況。就他開拓的探險線路而言,他無疑是開出了一條條前所未有深入非洲內陸的先鋒,他通過駱駝、牛車、小船、筏子等各種在現代看似極落後的交通工具,卻行出了當時人類冒險史上的傳奇;就他記錄的第一手細致研究而言,他又是一位忠貞而嚴謹的科學家,他常抓住任何寶貴的時機,去探究非洲這片神奇大陸上各樣的動植物,追蹤動物的生活習性,保存植物標本,生動形象記載非洲多種生靈;就他宣揚的終止販奴政治而言,他始終“以愛為旗”,為許多部落設立保護地,幫助他們耕種、貿易,學習先進技術,培養人才,很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全然以不分國界的愛心,去解救被捕的黑人奴隸。
       在非洲的日子是極度苦難的。常常有驚險的河灘,死陰的幽穀,幹旱疲乏無水的沙漠,凶猛可怕的野獸,也有絕望痛苦的迷路,探險隊的眾叛親離,甚至還遇上真切的食人族,其中對他打擊極大的是,他妻子因照看瘟疫中的人而離世,這更讓一個身處異鄉的人思念家人、孩子、承受分離,一切都令他心痛幾近致死。但妻子瑪麗死前卻留下激勵:“不要像我以前看過的一些人,在還沒有死去之前,已經像個墓碑一樣裹足不前。我隻有一個期望——你要像從前一樣,勇往直前。”
       李文斯頓其中短暫的回國時間裏,收獲了大眾的愛戴和欽佩,甚至來自英國皇室的頭銜和榮譽。當他最後一次重回非洲,並將自己的生命獻給這片土地,兩個跟隨的仆人將他的心髒埋在其坦波斯的一棵慕烏拉樹下,他終於卸下一生的工作,安歇了。後世稱他為“非洲之父”,許多部落的人民,一生都在等待李文斯頓能重新回到他們的地土,期望他能留下來同住。但李文斯頓的腳步從未停息,他為愛行走,也願這份屬天純潔的愛在更多人心中流動。麵對種種讚譽,他寫道:“掌聲將寵壞一個人,使他在意別人的誇讚。我把眾人對我的讚美,放在上帝的手中。因為讚美放在自己的心中太久,會發臭。”
       “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,仍舊是一粒,若死了,就結出許多籽粒來。” 李文斯頓用他一生真實地踐行了這句話。他的人生也激勵著我們,願我們的一生像他那樣,所堅守的愛守住了,當跑的路跑盡了。


友情鏈接:
  • 政府網站鏈接
  • 上級單位鏈接
  • 兄弟單位鏈接
  • 行業網站鏈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