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幸福來敲門

發布時間:2020-04-11     作者:張樂     來源:未知    分享到:
       閑暇時讀了克裏斯·加德納的《當幸福來敲門》,與電影不同,書中更加衝擊我的是克裏斯童年的不幸。
       克裏斯出生在一個貧寒之家,他的父親弗萊迪是母親貝蒂的第三任丈夫,同時他還擁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姐姐和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父親。父親弗萊迪天生暴虐,動輒拳腳相向,他甚至指控懷有第三胎的母親涉嫌福利詐騙,母親因此被捕入獄。克裏斯用盡心思、拚命學習天真地想以此獲得父親的寵愛。在母親出獄後不久,父親用木板重擊母親頭部,木板甚至嵌入了母親後腦勺的皮肉中,血跡濺地滿屋,母親身下是大攤血水。這不是第一次,也不是最後一次。克裏斯心裏恨極了父親,他想要殺死父親,並付諸行動,但最終未能成功。童年的不幸沒有摧毀克裏斯,卻讓他暗下決心,以後無論如何絕不離開自己的孩子!
       當克裏斯長大,他選擇去遠方服役,帶著母親的希望遠離父親。克裏斯成為了一名實習醫師,他努力認真,成為了所有軍官都會欽點的醫師。退伍後,他與雪莉結為夫妻,但不久後出軌傑姬,並和傑姬有了孩子。婚姻破裂,傑姬離開,隻剩下了克裏斯和他曾經發誓絕不會離開的兒子。
       隨後的故事真實、勵誌,但難免俗套。克裏斯帶著兒子居無定所,住過收容所、公園、地鐵的洗手間……。即便如此艱難,克裏斯依舊沒有放棄,依舊認真生活。在街邊看到一家日托中心的牌子上寫著“happyness”,克裏斯便為孩子兒子演示了“happiness”的正確寫法,並告訴他這個詞很重要!這也是原著名稱“The Pursuit of Happyness”的來曆。克裏斯通過了失敗率60%的考試,堅持每天200個電話,成為了首屈一指的黑人經紀人。他用電話作為自己膚色的保護傘,用智慧和努力走向的最後的成功。
       克裏斯·加德納的人生比我們大多人來的更加淒苦,但他不曾有過一絲一毫的妥協和放棄。童年的陰影讓他學會了承擔和責任;服役期間的努力讓他初有成就;退役後他帶著兒子過得艱辛,卻不忘記給兒子教授幸福,在幸福來臨之前他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。於是,當幸福來敲門,他欣然打開房門,迎接幸福。
       當機會來臨的時候,你準備好了嗎?我們無從決定機會何時來臨,也無法確定幸福是否會來敲自家的門,因此我們隻有認真生活、努力提升才能在機會來臨時把握機會,在幸福敲門時擁抱幸福!幸福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,像李子柒、像薇婭她們一夜之間火爆全網,可在此之前他們所經曆的艱難困苦,她們所付出的努力又有誰知道?李子柒早年失去雙親,由奶奶撫養長大,14歲隻身在城市打拚,漂泊8年,啃饅頭、睡椅子;薇婭淩晨三點還不回家,清晨五點又在路上,低穀時體重驟降、被朋友拋棄。“所有你羨慕的背後,都有你熬不了的苦”苦難中依然堅持的倔強和生活裏認真的樣子才是迎接幸福的姿態。
       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!請在最平淡的日子裏認真生活;在最苦難的日子裏依舊執著,以最美麗的姿態等待幸福。當幸福來敲門,一定給它一個從容而自信的微笑,然後,張開雙臂擁抱它。


友情鏈接:
  • 政府網站鏈接
  • 上級單位鏈接
  • 兄弟單位鏈接
  • 行業網站鏈接